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力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工作,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按照中央、陜西省委文明辦關于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有關要求,銅川市委文明辦對全市鄉村“復興少年宮”工作深入調研,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銅川市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建設情況和取得的成效,為全面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奠定了基礎。
一、基本情況
2021年6月,中央文明辦召開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銅川市耀州區被列入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全國50個、全省5個試點區縣之一。市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銅川市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工作專班,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工作。耀州區率先在4個全國文明村、1個鄉村“童心港灣”和9個鄉村中心小學啟動試點工作。結合實際和地方特色優勢,積極統籌整合各類資源,組建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擴大參與群體,拓展服務受眾,豐富活動內容,發揮“一宮多用”“一所多能”的作用,實現文明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有機融合、協同推進。
二、主要做法
一是整合資源高點起步。為實現鄉村“復興少年宮”的高標定位、強勢開局,率先依托全國文明村、中國好人村——耀州區董家河鎮王家砭村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特有的耀瓷文化、好人文化等特色資源,對已有的場地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建成集展示區、功能區、辦公區、教育實踐區等4個區域,含詩社、圖書室、科創室、村史館、陶吧、舞蹈室、健身房、影院、紅色教育展館、耀州好人館等十大教育實踐基地的鄉村“復興少年宮”,是陜西省首家掛牌投用的鄉村“復興少年宮”。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央十三套《走進鄉村看小康》、新華社陜西分社、陜西日報等主流媒體走進王家砭村“復興少年宮”,對耀州區將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各類活動有機結合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進行了宣傳報道,在陜西省、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建成以來,先后服務董家河鎮及周邊少年兒童3000余人次。
二是豐富活動共建共享。在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過程中,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農村中小學校,結合地域特色優勢,全面統籌整合鄉村農家書屋、健身房、留守兒童之家等各類資源,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教育服務、科技科普、體育健身五大平臺的作用,積極培育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項目,每月至少組織一次志愿者到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紅色故事宣講、文藝演出、科技展示、剪紙、面塑、陶藝培訓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將鄉村“復興少年宮”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精神文明創建各項工作各類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共建共享、相互促進。
三是優化師資高效服務。給農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教育服務,積極引導志愿服務力量助力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建成的馬咀村現代農業科普“復興少年宮”示范點,引入了銅人科技公司IT精英、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藝術骨干等一批富有專長的志愿者,滿足了農村青少年對于人工智能等新領域的探究愿望。同時動員文化文藝、教育體育、科技科普方面人才,以及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退休老教師、返鄉高校學生等組建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常態化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培養農村青少年傳承傳統文化的興趣。
四是創新思維拓寬路徑。發揮耀州區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建設工作形成的有效經驗和成熟師資儲備,依托銅川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經實地走訪調研,擇優布點,精準定位,在銅川市5個社區建設了社區科創夢想教室,集科創教學、體驗、活動、交流于一體,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參與科技創新。鄉村“復興少年宮”輻射服務鄉村未成年人,社區科創夢想教室則服務社區未成年人,兩者資源共享,形成從鄉村到社區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網絡,并以社區+鄉村的框架提升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服務水平和育人效果。
三、建設成效
?。ㄒ唬┼l村“復興少年宮”成為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平臺。銅川市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緊密結合農村少年兒童學習成長需求,精心設計道德培育、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活動項目,給廣大農村少年兒童提供學習益智、快樂成長、實現夢想的良好環境條件,教育和引導農村少年兒童遠離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ǘ┼l村“復興少年宮”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地域傳統文化優勢,積極開展面塑、剪紙、陶瓷等傳統文化進“復興少年宮”。各鄉村“復興少年宮”邀請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人擔任少年宮輔導員,既解決了少年宮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又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寓教于樂中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ㄈ┼l村復興少年宮成為豐富農村未成年人課余生活的重要舞臺。鄉村復興少年宮開放時間主要為放學后、節假日和寒暑假等課余時間,開設的水火箭發射、無人機編隊飛行、機器人跳舞打太極拳、紅色模型組裝、VR體驗、3D打印、中草藥種苗培育等特色項目豐富多彩,契合未成年人興趣愛好,有效解決了農村未成年人課余生活枯燥單一、缺少教育和關愛的現實問題,為廣大農村少年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提供了課余活動的場所,全方位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使他們享受健康充實的課余生活,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銅川市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于建設資金短缺,導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工作進展較慢;二是活動開展不平衡,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服務育人效果;三是工作創新不夠,在整合調動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博物館等社會資源參與“復興少年宮”建設力度上不夠。
鄉村“復興少年宮”是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眼滿足農村群眾和家庭對教育培養未成年子女的現實需要的時代工程。下一步,市委文明辦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于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建設要求,拓寬建設渠道,突出價值引領,整合資源,把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好、管理好、運行好。一是要爭取財政支持。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是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要積極爭取政府財力支持,同時要爭取社會各方力量,保證少年宮建設有足夠的建設和運轉經費。二是要發揮志愿服務力量。著眼農村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招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能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合理配置利用到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中,解決偏遠鄉村“復興少年宮”設備資源和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三是要注重資源整合。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特別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五大平臺要統籌謀劃,協調各種資源向鄉村“復興少年宮”傾斜,積極推動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等與鄉村“復興少年宮”結對幫扶,讓各種公共資源充分發揮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把鄉村“復興少年宮”建設成為孩子受益、家長滿意、社會稱贊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作者:張桂芝,系中共銅川市委文明辦主任 供稿:陜西省文明辦 銅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