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導向,持續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和質量,取得顯著成效,為在更高水平上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城鎮化率水平快速提高。2022年黔南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3.3%。同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州、縣兩級戶改成員單位對現行的制度要求展開積極主動摸索和探究,勇于創新,在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優化上取得理想成績。在一系列改革中,政策的健全和完善覆蓋的范圍廣,涵蓋群眾生活和生產的各個方面:都勻市、福泉市、長順縣為農業轉移人口和外來人口購房落戶提供優惠政策,獎勵這類人員購買房產和落戶;惠水縣實行移民落戶安置地等政策,為當地發展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與此同時,黔南州積極落實居住證制度,為尚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進行登記。
城鄉融合水平顯著提升。近年來,黔南州深入推進“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在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方面取得較好成績,顯著改善了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實現農村各類產業有效融合。在諸多政策的實施下,農民的增收渠道日益豐富,城鄉居民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的差異不斷減少。堅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優化當地村民的生活環境,逐步建立美麗宜居鄉村,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行動升級版,新建改建戶用衛生廁所17.72萬戶,村級公共衛生廁所實現全覆蓋;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實施6個縣(市)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58個鄉鎮建成垃圾收運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行政村覆蓋率達90%以上,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0%以上。
鄉村文明建設碩果累累。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帶動鄉村文明建設,大力打造獨具黔南特色的城鎮,積極挖掘、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開展鄉村文明建設,有效推動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層群眾的精神素養和農村精神面貌,為推動城鎮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都勻市毛尖鎮在鄉鎮環境整治工作中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惠水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將移風易俗、婚育新風、破除陳規陋習、治理濫辦酒席納入《村(居)規民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人民調解、治安保衛、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協會、鄉賢參事會等自治組織,同時扎實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明確全縣11個鎮(街道)、216個村(社區)屬地責任,不斷提高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合力,按照“戶投、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原則,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系統,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收日清”,在農戶門前配備垃圾收集桶,進一步改變群眾垃圾亂扔亂倒不良生活習慣?;菟h還成立21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組織開展政策宣講、助農增收、普法宣傳、疫情防控、移風易俗等實踐活動,切實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龍里縣龍山鎮朵花村文化禮堂在老房的基礎結構上進行修繕,確保修舊如舊。(供稿:貴州省文明辦 黔南日報 記者郭乃君)